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旋桿菌
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很常見的疾病。消化性潰瘍有時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例如潰瘍出血、穿孔或是胃出口阻塞等。一旦發生急性潰瘍穿孔,容易引發腹膜炎和敗血症,是屬於腹部急症,必需要緊急開刀治療才能挽救生命。消化性潰瘍形成的原因除了胃酸以外,幽門螺旋桿菌(H.pylori)、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NSAIDs)…等,皆是促使潰瘍形成的重要因子之一。
幽門螺旋桿菌一般都繁殖在胃壁之黏液層,此種細菌會產生尿素酶,引發炎性反應並破壞胃黏膜,使胃部喪失原有的保護機轉、胃酸分泌增加,進而導致胃黏膜發炎產生潰瘍。醫界已證實胃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其中約15~20%會發展成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約1~2%發展成胃癌,約0.1%發展成胃淋巴癌。
幽門螺旋桿菌和消化性潰瘍,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十二指腸潰瘍病人中有約九成的人合併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而胃潰瘍病人中也有大約七成的人有感染。長期追蹤的研究報告顯示,在治療十二指腸潰瘍並清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後,可以讓十二指腸潰瘍的復發率降低。
目前幽門螺旋桿菌的篩檢方式可分為侵入性與非侵入性。侵入性的篩檢就是做胃鏡檢查的同時做胃黏膜切片,直接透過胃黏膜切片的快速尿素酶試驗(CLO test),或病理組織檢查的結果來得知是否感染。非侵入性的篩檢方式包括抽血、糞便抗原測定法以及碳十三(C-13)尿素呼氣試驗。其中糞便抗原測定或碳十三呼氣試驗較準確,因為這兩者檢驗呈陽性,就代表胃裡面還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抽血檢驗只能得知血清中是否存有抗體,但無法正確區別是否目前仍然帶菌,或只是被感染過而產生的抗體。
目前醫界的共識是只要有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或消化性潰瘍(包括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則必須接受以抗生素為主的除菌治療。依藥物的組合可以有多種的根除療法。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標準療法是「三合一療法」或「四合一療法」,療程一般是7-14天,但若有抗藥性問題時則需要仔細選擇藥物的組合與治療天數。
現今估計約有一半的世界人口可以在其腸胃道中發現幽門螺旋桿菌存在,不過其中約八成的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專家建議若有消化性潰瘍病史、胃癌的家族史,20歲以後就可以自費篩檢。如果檢查出有幽門螺旋桿菌,目前健保對有症狀又有潰瘍者,可給付除菌治療。無症狀帶菌者健保不給付,建議可自費除菌。